16.我校参加的评估类型是什么?
我校将于2025年5月接受教育部第二类(方案2)审核评估。
17.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体系框架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 心要素进行审核。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4个审核重点,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 特色任选项、首评限选项,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块组合方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定量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主要参考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 指标、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设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定量审核指标共54个,其中32个必选项和22个可选项。必选指标学校必须全部选择;可选指标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
18.第二类审核评估的审核重点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重点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本科地位、培养过程、资源条件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强化学校办学方向,引导学校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 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学校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
19.新一轮审核评估的16字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20.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一轮评估方式有何不同?
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 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分别从常态资源、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进行评价,提高工作实效。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 落实高校评估自主选择权。
21. “五自”质量文化是什么?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
22.质保效果的“五个度”是什么?
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
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
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23.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1——《自评报告》
3——3份过程性报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 报告》
3——3份结果性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 《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
24.什么是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强调人人都有育人意识,树立育人责任感,在本职工作中发挥育人作用;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要贯穿大学生学 习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调教育要体现在促进大 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25.什么是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 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什么是“十大育人”体系?
“十大育人”体系是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 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
27.什么是“四新”建设?
“四新”建设指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
28.什么是“破五唯”?
“破五唯”指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29.什么是五大“金课”?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