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青春“三下乡”,实践助成长II科技赋能绘就振兴图景——黄河科技学院“翼驰小分队”携鲲鹏航空技术赴“三下乡”​

继河南鲲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部信息技术协会成功联合打造首期无人机飞行实训课程后,我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领域再启新程。由该协会选拔组建的“翼驰小分队”已整装待发,依托校企深度合作的坚实基础,奔赴郑州鲲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实践基地,开展“翼展乡村:无人机科技赋能三下乡实践行动”。这不仅是黄科青年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能力的实战舞台,更是我校与鲲鹏航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赋能乡村的生动延续。


undefined




一、

产教融合筑基,实战经验赋能乡村服务


“翼驰小分队”的组建与此次实践活动,直接受益于前期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今年5月圆满落幕的首期无人机实训课程,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教学,为包括小分队部分成员在内的百名学子系统解锁了穿越机飞行、轻量级无人机精准操控、规范航线规划与应急处理等硬核技能。鲲鹏航空资深工程师的驻校授课、企业标准化操作流程的严格训练,以及赴企业总部参观智能制造线、体验VR模拟复杂地形救援的研学经历,为本次“三下乡”实践储备了充足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严谨的安全操作素养。


undefined



二、

科技支农精准发力,无人机解锁乡村新场景


作为“乡村振兴促进团”项目,“翼驰小分队”将紧扣“无人机科技赋能”核心,把在校企合作中学到的尖端技术和实战经验,精准应用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1、智慧植保,降本增效:借鉴鲲鹏航空在农业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团队将运用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依据农作物生长周期与病虫害图谱,科学规划航线,执行高效、均匀的农药喷洒作业,显著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资源消耗。

undefined



2、科技火种,播撒希望:团队成员借鉴鲲鹏航空技术团队在研学活动中展示的智能编队、全天候监控等前沿应用,面向村民及青少年,开展生动有趣的无人机科普活动。通过原理讲解、应用案例展示及互动体验,普及科技知识,拓展村民对科技兴农的认知,更激发了乡村青少年对航空领域的探索热情,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力。


undefined



三、

团队精炼,校企资源共护航  


翼驰小分队由10名来自工学部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艺体学部摄影等专业的23、24级优秀学子组成。他们中的大部分参与了首期鲲鹏实训并表现优异,在工学部秦记峰、邵开丽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得到了鲲鹏航空持续的技术支持与场地保障。团队可便捷调用包括穿越机、工业级无人机、FPV眼镜及专业模拟设备在内的资源,确保实践任务高效执行。


undefined



四、

安全至上,预案完备守底线


团队的安全预案充分融入了鲲鹏航空强调的CAAC规范标准

飞行安全:严格执行气象预警机制,恶劣天气禁飞;作业前周密规划航线,主动规避人群、高压线;设定安全高度与电子围栏;配备地面观察员实时监控,遇险情立即启动应急迫降程序。

设备保障: 沿用企业标准的作业前后检查清单;规范取放运输(专用设备箱);故障设备仅由鲲鹏或校方专业人员维修。

人员防护:强制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安全作业距离,避免农药接触;制定清晰急救流程。

沟通协调:如遇小朋友疑虑,耐心解释公益性与技术规范性,必要时寻求村委或鲲鹏当地支持协调。


五、

从实训课堂到振兴田野,产教融合续写新章


“翼驰小分队”的出征,标志着黄河科技学院与河南鲲鹏通用航空的校企合作,从校内的技能培养成功延伸至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鲲鹏航空副总经理王磊曾表示,合作旨在培养“懂技术、知规范、敢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此次“三下乡”正是这一愿景的鲜活实践——学子们带着企业注入的“技术基因”和学校的“学术底蕴”,在乡村一线检验所学、服务所需、创造价值。这场从产教融合课堂到乡村振兴田野的接力,不仅彰显了黄科学子“学以致用、科技报乡”的担当,更印证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命力——当高校的智慧遇见企业的创新,当实验室的技术走向地头的实践,便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最澎湃的动能。


翼展长空,步履不停。今日结语并非终点,而是“高校-企业-乡村”共促振兴新模式的起点。期待这颗科技兴农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抽枝散叶,吸引更多青年投身这场充满希望的田野实践!


下一条:党员大会II基础科教中心召开党员大会,全力护航学子考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