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迎新季II工学部师生以独特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9月3日,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部2025级新生正式报到。秋雨绵绵,挡不住青春的脚步;热情暖暖,汇聚起家国的情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工学部分党委组织全体师生以不同方式,共同观看大会直播。将迎新现场变成沉浸式“大思政课堂”,报到新生、家长及师生志愿者在不同场景同步观看大会直播,共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undefined


工学部报到点热闹非凡,黄色帐篷下大屏电视直播大会盛况。办完报到手续的工程管理专业新生张绍鹏与志愿者紧盯屏幕,他激动表示:“报到第一天就能和这么多同学一起看阅兵,太燃了!”迎新志愿者利用闲暇空隙,自觉观看。智能楼鲁班讲堂成为家长休息区的“第二现场”,高清投影幕同步直播,画面音效俱佳。来自河南周口的王女士感慨:“孩子第一次离家,学校用这种方式让我们放心把孩子交给黄科院。”智信楼、智能楼大厅的多媒体智能屏滚动直播、重播纪念大会,形成“流动课堂”。路过的新生、家长及志愿者纷纷驻足观看。

此次活动,工学部通过不同场景同步直播,让新生、家长和师生在铭记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为新生上了难忘的“开学第一课”。


师生观后感言:

工学部分党委书记张崇杰表示:今日观看此次大阅兵,心潮澎湃,倍感震撼。受阅官兵步伐铿锵,国产新型装备气势恢宏,“抗战老部队”方队与功勋荣誉战旗的呈现,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彰显了国家强大综合国力和国防现代化成就。从陆上作战到战略打击,从无人作战到信息作战,全部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示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辉煌成就。这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张崇杰指出工学部将以此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我们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新工科布局,强化产学研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为我校创建一流应用科技大学贡献力量。


工学部党委委员万建臣表示: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这是“中国速度和中国科技”的生动展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特别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让我深感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尤其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积极投身于学校“1248战略发展的创新实践改革中,用心用情用力为党的民办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级车辆工程崔嘉渊说:当我注视着阅兵式上钢铁洪流般的车辆装备方阵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作为一名大四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我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专业共鸣。这些移动的科技堡垒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我国车辆工程技术的集中体现,令我对所学专业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自豪感。阅兵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专业选择和价值追求。车辆工程不仅仅是民用轿车的设计与制造,更关系到国防安全和国家竞争力。我期待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参与军用车辆研发还是民用车辆创新,都愿意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贡献青春力量。


2024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邵炳超说: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名退伍学生,这场阅兵于我而言,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一次技术与爱国情怀的双重震撼。最令我震撼的是装备展现出的高度智能化特征。无人作战方队驶过时,我看到了机械电子技术的未来图景——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这些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尝试实现的有限功能,在这里已经发展为成熟的作战系统。阅兵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专业思想的升华。它让我看到了机电工程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决心。


上一条:迎新季II工学部新生家长见面会搭建家校桥梁,达成育人共识

下一条:迎新季II雨中迎新暖人心,家国情怀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