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杰,中共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教授,博士后。工学部材料工程科教中心学业导师、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耕学生成长一线。2025年研究生招考工作中,他主动担当、创新作为,本人指导的学生5人,全部考上硕士研究生,同时主动帮助工学部考研学生联系复试调剂,助力50余名毕业生实现升学深造,为学校升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精准施策,打造复试指导“全链条”模式
面对研究生复试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陈思杰同志构建“分层分类+靶向突破”指导体系,为学生升学提供精准保障。指导的5名学生分别被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武汉科技学院第一志愿全部录取。
多维联动,构建调剂资源“生态圈”
面对调剂信息不对称难题,陈思杰同志以“资源整合+情感关怀”双轮驱动,搭建全国高校调剂协作网络。组建由往届生、合作导师、同行专家、同学朋友、兄弟院校构成的100+人信息共享群,实时追踪调剂动态;根据学生分数、研究方向推荐适配院校,累计发送100多条调剂推荐信息,精准推荐调剂院校40多所。建立“调剂学生成长档案”,每日跟进心理状态,在调剂系统开通的48小时关键期加班工作,凌晨2点仍为学生审核调剂志愿。
厚植情怀,谱写育人育心“三重奏”
在陈思杰同志看来,升学指导不仅是技术战,更应是充满温度的育人过程。学术志趣引领开展“导师有约”系列活动,创新“升学-就业动态转换机制”,为失利学生提供备选方案。学生集体赠送的锦旗“护航考研梦,助力上岸路”“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铸师魂”成为其育人初心的生动注脚。
“每个学生的升学梦都值得全力以赴”,这是陈思杰同志常挂嘴边的话。他用专业与情怀搭建学海之桥,以奉献与担当照亮成才之路,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上续写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炽热篇章。
下一条:教师成长II新师展芳华,共研促成长——工学部机电交通科教中心新进教师教学观摩活动